都梁兰_第三百一十七章 武臣平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武臣平赵 (第3/3页)

信,鞭打使者,守城不降,邻县的县令们唯他马首是瞻,争相效仿,一时都不投降。还请将军您早做决定。”

    ??张耳听到使者的汇报,对武臣建议说:“既然他们不投降,那么我们就打到他服为止!”

    ??武臣同意他的意见,遂挥军北上,径直前来进攻范阳。

    ??徐公听得武臣他们将要进攻的消息,于是率领城中守军前来迎战。

    ??他在离城十余里安营扎寨。

    ??两军相会,各自就地列阵,武臣由张黡、陈释二将护卫着来到阵前。

    ??对面阵上,徐公拨马而出,唤武臣前来答话。

    ??武臣扬鞭指着徐公骂道:“你这老狗,助纣为虐!不明白事理,我早晚砍下你的狗头。”

    ??徐公立马横刀道:“吾是秦国官员,你是民间逆贼,你竟然纠集乱民造反,我拿你问罪乃是我的职责所在!”

    ??武臣一听大怒,回顾左右的将军们,问道:“有哪一将军可以替我将他擒拿过来?”

    ??话音未落,张黡跨马抡刀,早已飞出阵外,与徐公战作一团。

    ??二马相交,两人大刀相击,不及十合,徐公力量较弱,敌不过张黡,只得拨马回营,大败而逃,武臣乘胜领军在后面追杀。

    ??徐公退入范阳城,分兵各门驻守。

    ??武臣人马随后赶到,将范阳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

    ??徐公虽全力坚守,无奈兵微将寡,架不住武臣人数众多,夜以继日地猛烈攻打,渐觉不支,眼看就要城破兵败!

    ??却说范阳城中有一名士,姓蒯名彻,表字通,这个人为人聪慧,智谋过人。

    ??他见范阳城被围得如同铁通一般,水泄不通,于是紧急到县署求见县令。

    ??徐公听到他足智多谋的名声已经很久了,听到他求见,忙接入县衙坐定。

    ??他问蒯彻道:“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得幸见,得慰平生。请问先生求见,所为何事?”

    ??蒯彻道:“小人只是范阳城一个普通老百姓,不敢托大称先生。

    ??因闻明公将死,特来吊唁。然明公得我,即有了生路,故又祝贺你。”

    ??徐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吊唁我?”

    ??蒯彻道:“秦朝的刑法特别残酷,徐大人当范阳城县令已经有十多年。这些年来,不知道杀了多少人的父亲,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的儿子?至于砍人手足,在犯人脸上刻字的事情,更是不可枚举。

    ??然而这些人的父亲和儿子之所以不敢杀了你替他们的父母儿女报仇,不过是因为害怕严苛的秦法罢了!

    ??现在天下大乱,秦朝的刑罚已经不能施行,老百姓已经没有了畏惧。

    ??现在已经到了他们报仇雪恨的时候。而现在诸侯们都已经起来造反,武信君兵临城下,而徐大人你却坚守范阳,不知道审时度势,及早归附。

    ??您难道不知道城里有多少老百姓都想争先恐后地杀了大人,以建功立业,欢迎武信君。

    ??大人你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了!这就是我蒯彻吊唁你的原因。”

    ??徐公向蒯彻跪拜道:“既然如此,先生为什么又说我有了您就可以不死了呢?”

    ??蒯彻笑道:“武信君不知从哪里知道我蒯彻有些许才能,曾经很多次写信给我,邀我为其所用。

    ??蒯通知足下刚烈,必定与其交战,心忧范阳城父老乡亲的性命,故婉言谢绝了他,以便为徐大人你献出保您一家老小周全的计谋。

    ??现在情况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徐大人多战无益,应该赶紧派蒯通我出城去见武信君,定可让徐大人你转危为安,所以祝贺你。”

    ??徐公听了他的话,欣喜地说:“听了先生的一番话,我才幡然悔悟。先生你可以立即出城去见武信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