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赵燕复立 (第2/3页)
诸城。 ??范阳县令徐公逢凶化吉,当然非常乐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每过一处,赵地各处当官的人果然都是闻风归附武臣他们,不到半个月,赵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不战而降的城池有三十余座。 ??武臣乘势进军,兵马行进间,已至赵国都城邯郸城下。 ??邯郸乃范阳所属的上郡的郡治,故徐公不敢前往冒昧传话。 ??陈余谓武臣道:“邯郸乃故赵国的都城,地位非同一般。郡守李良在此驻守。末将与他有些许交情,愿意前往劝其前来投降!” ??李良乃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当初秦始皇攻打赵国的时候,李牧率领军队与秦军对抗,与秦军打了大大小小十余战,杀敌无数,颇有英名。 ??后终因寡不敌众,为秦将王敖所杀。 ??秦始皇因敬李牧忠义,遂封其后人为邯郸之守。 ??李良使一口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 ??此时革命形势大好,陈胜大军已经逼近咸阳,李良也听到赵地大多归降武臣,亦有所心动,只是不敢轻易去归附罢了。 ??这个时候陈余一人一马入邯郸城来求见郡守李良。 ??李良听说老朋友陈余前来相见,急忙召见了他。 ??陈余入见,对他说:“将军乃赵国名将之后,英勇盖世,无人可比,岂能甘为亡国之臣。 ??今武信君礼贤下士,诚信待人,必可成就大事。 ??将军何不弃暗投明,共讨暴秦。 ??上可兴社稷,下可报父仇,乃贤者之举也,希望将军仔细思量。” ??李良听到陈余的话也觉得颇有道理,遂决定投降武臣。 ??于是同陈余出城一同向武臣献城归降。 ??武臣兵不刃血,就将赵国原来的地盘全部收复了。 ??到达邯郸,张耳、陈馀听说周章的部队已经进入关中,到戏水地区又败下阵来。 ??又听说为楚王胜攻城略地的各路将领,多被谗言所毁,获罪被杀。 ??又怨恨楚王胜不采纳他们的计谋,不能晋升为将军,而让他们做校尉。 ??于是他们就规劝武臣说:“楚王胜在蕲县起兵,到了陈地就自立称王,不一定要拥立六国诸侯的后代。 ??如今,将军你用三千人马就夺取了几十座城池,独自据有河北广大的区域,如不称王,不足以使社会安定下来。 ??况且楚王胜听信谗言,若是有人回去报告,恐怕难免祸患。 ??还不如拥立自己的兄弟为王;否则,就拥立赵国的后代。 ??将军不要失掉机会,时机紧迫,不容喘息。” ??武臣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于是,自立为赵王。 ??任用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邵骚做左丞相。 ??派人回报楚王胜,楚王胜听了大发雷霆,想要把武臣等人的家族杀尽,再发兵攻打赵王。 ??楚王胜的国相房君劝阻说:“秦国还没有灭亡而诛杀武臣等人的家族,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不如趁此机会向他祝贺,让他火速带领军队向西挺进,攻打秦国。” ??楚王胜认为他说的对,听从了他的计策,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里,软禁起来。并封张耳的儿子做了成都君。。 ??适逢周市助魏国复立,赵王武臣乃以五十车淄重相助,以结为盟国。 ??楚王胜派使者送了厚礼来到赵国,庆祝武臣即赵王位。 ??庆贺完毕,就催促武臣赶紧率领军队西进入关。 ??武臣谢恩领谕,厚待来使。 ??宴请完毕,使者南归返回楚国。 ??这个时候张耳、陈余齐来谏武臣道:“大王称王于赵,非出楚王胜本意。 ??现在他派遣使者来祝贺,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只不过是想让我们和他一起并力伐秦。 ??待灭秦后,再来与大王您刀兵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