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氏之殇 (第4/4页)
下,率兵十万,与章邯战于濮阳。 ??后因章邯掘黄河堤坝,引水护城而怅然离去,转攻他城。 ??在李斯被下狱时,刘项大军与李由率领的秦军在雍丘相遇。 ??看到大量楚军进攻,李由一面派人到濮阳城去向章邯求援,一面组织军民固守。 ??按常理说,李由这个时候应该知道他家里已经出了大事了,只是他知道了,他又能怎么做呢? ??不管他以前做过什么,想过什么,此时章邯率领的秦军正占上风,他自己不能也没有实力背叛朝廷! ??而且他受过的毕生的教育也告诉他,他不能背叛大秦。 ??他只能以战绩或者以战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李斯的清白,李氏家族的清白! ??当仗打到白炽化的程度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多重要的事情也只能等战事结束以后再说了。 ??人们常说有坑爹的官二代,但是李由这个官二代反而被他爹李斯坑了。 ??因为,从李斯被屈打成招,承认自己和儿子谋反的那天起,李由的命运就注定了! ??等待他的就只有死! ??这也是李由唯一可以有的选择。 ??如果他不想真地背叛大秦帝国,投降起义军的话! ??他就是战胜了,胡亥和赵高也不会允许他活下去的。 ??你想他父亲已经被俱五刑,夷三族,他们老李家被杀了那么多的人,胡亥和赵高难道不怕他嫉恨吗? ??你想他们还会允许他这样一个人带领重兵在外? ??如果他带领军队到时临阵反戈一击,秦朝就完了,胡亥和赵高也得歇菜了。 ??在楚军围城进攻的时候,李由率领的秦军,退入雍丘城内固守。 ??这位李由大人,虽说是个官二代,但是他早就视死如归,像是一条江湖好汉,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拼死激战。 ??不惧生死地站在最前面与楚军鏖战。 ??在与楚军激战到第四天时,李由左臂中箭,血流如注。 ??他拔出箭头,包扎好伤口后,继续指挥作战,毫不退缩。 ??当日下午,雍丘城破。 ??李由没有选择突围或者投降,而是率军继续与楚军展开巷战,最后他只带领十多个亲兵继续与楚军作战,力战身死。 ??他早就准备了为大秦帝国殉葬! ??因为只有鲜血和生命才能够洗刷他们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耻辱。 ??也只有这样,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还老李家一个清白! ??当然,一个人心中有信仰,死并不可怕! ??只要李由觉得自己为了大秦帝国死得其所的话,我们对于他这种行为也没有任何可指责的。 ??战死后的李由,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像一座雕塑一般站立着天地间,他手握长矛,怒目圆瞪,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进攻的状态,让他的敌人都敬佩不已。 ??而见到他这般模样的义军士兵,竟然感于他的为人,为之痛哭不已! ??那个历来对秦军秦将恨之入骨,经常喜欢搞大肆屠杀的屠夫项羽,由于在城阳城搞大屠杀,并因此与钟离眛闹得不欢而散。 ??他也毫不意外地再次遭到了项梁的斥责,所以他没有敢再在雍丘屠城。 ??英雄惜英雄,英雄敬英雄!雍丘城战事结束时,项羽反而从内心深处对李由产生了敬重。 ??他当即下令,派人将他的尸体送回他上蔡老家安葬。 ??一个让自己的敌人都为之感动和敬佩的人自然是一位大英雄,一个伟丈夫! ??二世胡亥派出的调查使者王明、陈宗正到达雍丘时,李由已经战死。 ??听闻了李由的战死经过后,他们冒死向二世呈奏说:“臣等奉诏至关东,查三川郡守李由并无通寇之事。雍丘一战,李由为国捐躯,可歌可泣,忠烈有加。” ??这算是给了李斯、李由通敌谋叛案一个平反的结论。 ??这也是李由为大秦帝国战死的唯一目的,他可以死但是不被冤枉死,他要留清白在人间! ??然而胡亥和赵高因为已经对李斯俱五刑,夷三族。 ??他们怕老百姓们知道真相以后说他们昏庸无道,冤杀忠臣,激起大秦百姓的愤慨。 ??反正已经死无对证,他们便睁着眼睛说瞎话,欺骗秦国老百姓,对外宣称李斯父子谋反,他们已将李由在雍丘就地正法。 ??这件事就是这么的滑稽,这么的可笑! ??李由为之奋斗,献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他深爱的大秦帝国,自始至终都把他当作叛逆,将他父亲俱五刑,他的所有的亲戚,族人全部被杀害。 ??反而是他的敌人,敬佩他的为人,给与了他厚葬,让他魂归故里! ??我们只能说,这是那个荒诞岁月发生的荒诞的事情之一。 ??李由的战死,也让我们看到,那个后世受人诸多非议的李斯,他的儿子,也是一名血性男儿! ??作为一名生在富贵家的公子哥们,他拼起命来时,也是毫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