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彭城会议 (第1/2页)
??项梁死后,楚国曾经稳定的权力格局,显然发生了动摇。
??革命明显处于低潮,大家都产生了起义的旗帜到底还能够打多久的疑问。
??幸亏钟离眛在这个时候比较明智,保住了楚怀王。
??这样,楚系大佬们还可以在楚怀王的旗帜下团结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再去计较这个楚怀王在几个月前还是一个在羊屁股后面吃羊屁的放羊娃。
??楚国的大佬们,都纷纷表示拥护楚怀王出来主持大局。
??确实,在这个时候,楚国大佬们的力量都比较均衡,没有像项梁那样力压群雄的老大可以替代项梁主持大局。
??而项羽显然还太年轻,资历尚浅,不能够服众。
??而且,实际上,楚国大佬们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在楚怀王的旗帜下大家联合起来压制项梁一系。
??以防止当初项梁那种一言九鼎的局面重演,以致君不君,臣不臣的尴尬局面在楚国一直延续下去。
??确实,在这个时候由楚怀王出面是众望所归。
??因为只有他出面才相对公允,既名正言顺,又能让各位大佬安心,因为怀王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没有私心,才能公平对待大家。
??而当初由项梁一个实力派出面主持大局,自然就会采取对自己有利,对其他大佬打压的政策。
??比较明显的就是对于秦嘉、景驹一系,由于触动了他的奶酪,最后被全部清理干净!
??再有就是钟离眛,由于他担心钟离眛才能出众,表现超过项羽,所以他对钟离眛一直闲置不用。
??项梁死了以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出现了。
??就是谁来接替项梁来掌管楚国的军政大权?
??就是全国兵马大元帅谁来当?大宰相谁来当?
??谁成为楚国的最后决策人?楚国的最高决策者又是谁?
??在以前,楚国的军政大权全在项梁一个人手里。
??他既是楚国的元帅,带兵打仗,指挥所有诸侯的军队。
??他又是楚国的最高领导人,文武官员均由他任命,所有国家大事都由其决策!
??楚怀王只在他的摆布下,参加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而已。
??而在项梁死后,项羽作为一个毛头小子,还乳臭未干,自然无法全部继承项梁的军政遗产了。
??项羽虽然控制着项氏的嫡系军队,却丧失了节制其他楚系大佬的权力、地位。
??更丧失了作为楚系首席大佬,作为楚国人事任命人和大事决策人的资格。
??而现在项梁死了以后,楚国召开了彭城会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这个彭城会议在关键的时候,挽救了起义军,挽救了他们的革命。
??首先,楚国的军政大权分开了!
??因为,宋义横空出世了!!
??楚怀王任命他为上将军,各路部队的将领也都归宋义统领,号称他为“卿子冠军”。
??宋义成为了楚国的兵马大元帅。
??宋义的出现,意味着楚系大佬都归宋义节制了。
??单从这层意义上,项梁死后,宋义继承了项梁留下来的权力。
??问题是,项梁有强大的嫡系军队作为节制其他大佬的底气,宋义没有!
??所以,宋义只继承了项梁的一部分权力。
??其实,项梁死后,他的军政遗产,分成了三份,分别让三个人继承了。
??项梁统率嫡系军队的权力,让项羽继承了,
??项梁节制其它楚系大佬的权力,让宋义继承了。
??项梁作为楚国首席大佬的任命文武官员和决定楚国军政大事的权力,让楚怀王继承了。
??就是,楚怀王已经从一个名义上的君王开始走向实际上的君王,至少在这个阶段他就是楚国的最高决策者。
??项梁的军政遗产,之所以会被这样分割,主要原因,自然是楚系大佬都想拥有更多独立的权力、地位。
??项梁这个人一出道,就是以火并盟友开始的,而且有项羽那凶悍的助手,所以楚系大佬肯定是倍受压制。
??虽然项梁无法把楚系大佬们的权力,都渐渐收归自己手中,但是,项梁肯定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现在,项梁死了。
??楚系大佬们肯定都是喜忧参半的。
??他们喜悦,是因为在内部的斗争中,少一个强悍的、危险的对手;
??他们的忧愁,是因为在对外战争中,少了一个强势的合作伙伴。
??但是,不管怎么说,楚系大佬们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趁势分割项梁留下来的军政遗产。
??宋义这样的人,为什么可以一跃而成为楚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如果楚怀王是一个强势的国王,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强势大哥用人时,通常就是这样的,我说你行,你就行;我说你不行,估计你就是不行!
??问题是,楚怀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