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跃龙门_不复当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复当年 (第1/3页)

卫阳至丹阳有自盛宗年间就开辟的官道, 每三十里设一驿馆, 十里设一亭, 五里设一邮,原本只供朝廷信使、官吏来往歇宿。但自大乱之后, 朝廷入不敷出久矣,无力拨给所有驿宿钱粮辎马,便默许那些非要道上的驿站私下接待商旅,收取重金, 以维持驿路的基本通讯。随着清宗平乱治世以来,国力恢复,驿讯复苏,但这规矩却也没改回来,因此岑杙这一路, 走得倒也十分热闹。
  她们伪装成南下的富商, 在官道上走走停停五日,终于到达丹阳边界。丹阳位于玉瑞东南沿海,渔业、海盐业发达,几个沿海县城皆富庶,但内陆就相对贫瘠。樱柔父亲的家乡就位于沿海和内陆之间的一个小村落里, 距离海岸有四五十里。
  第六日, 岑杙一反前几日的恹蔫之态,特地换上了一身天水碧色的襕衫, 整个人如明空般洁净美好, 崭然一新。樱柔见了, 眼底漾起柔波,笑问:“今日怎这般装扮?不扮那低调的粮商了?”
  岑杙捋一捋冠上的樱穗,笑道:“不扮了,今日扮你的兄长。给你撑腰。”
  樱柔唇际的笑容滞了一滞,随即又散开,“为我撑腰?怕是村子里的姑娘都要争着做我嫂嫂了。”
  岑杙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下,“有什么不好么?莫非要我再扮你的嫂嫂?”
  樱柔被逗笑了,“结果不也一样?”随后像是释然般松了口气,道:“好吧,看在你全心全意想为我撑腰的份儿上,就许你做一回兄长。”
  二人在山间小路上颠簸了大半日,方到达村口,前路狭窄崎岖,再难以行车,岑杙便打发走了家仆,同樱柔一起徒步往村里走。远远地瞧见不远处的大榕树下坐着一个裹着头巾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呆呆地望着村口方向,似乎在等人。仔细看会发现她的眼中并无焦点,神情也是呆滞冷漠的。
  樱柔一阵惊喜,快步走到老太太身边,轻唤:“外婆?”
  老人原本焦糊的脸上顿时像泥山松动了,露出颤抖的神情。
  岑杙知道这应该是樱柔的外婆了。有点意外,她对于樱柔似乎并不亲近,没有借助樱柔伸来的手的支撑,自己按着拐杖艰难地攀起来。一言不发,颤巍巍地往村里走。
  岑杙不知道原因,见樱柔表情有点难过,隐隐猜到点什么,也许老太太对抢走儿子的一家人始终埋着怨吧。
  碰了碰她的肩,“走吧,别让外婆迷路了。”
  “嗯。”
  二人半引半跟着老太太,来到了那处荒僻的老宅院门前。岑杙透过半人高的石头矮墙,望向院子里矮矮破破的石头泥瓦房,沉默了片刻,
  “前些日子你就住在这里?”
  樱柔点了点头,知道她在想什么,淡淡一笑道:“其实,住在这里挺好的,没有外人打扰,安安静静,自由自在,还挺适合我的。”说完很有兴致地跟她讲,“村子西边有条小河,风景很美,河里面还有鱼呢,待安顿下来,我带你去河边捕鱼如何?”
  岑杙便也笑了,点了点头,和她一起进门。老太太也不招呼她们,径自慢悠悠地回房了。意外的是,东侧的小瓦房里传来了“唰!唰!”得锅铲翻炒声。
  岑杙:“有人在此做饭?”
  “是石艾!”
  樱柔径自往小瓦房走去,不一会儿便听见屋中传出惊喜的欢叫,“殿下,你回来啦!我刚要去给老夫人送饭,这……这屋里油烟大,您先出去吧,我菜马上炒好了。”从这称呼中岑杙便断定是樱柔相熟之人,待一照面,果然如此。
  来人有着和中原人迥异的高鼻深目,穿着水绿色的长衫,头上梳着高髻,亦以绿巾包裹,棱角分明。嘴唇锋利,有点像纺织机上的梭子。最意外是,虽为女子,身体却比一般人高大结实得多,从厨房提起两大桶水来,就如同常人端起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