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春秋_第四十一章 虎毒不食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虎毒不食子 (第2/3页)

递给了李崖。
  “这是最近闻道院那位曾经被你以晶山买文的才子,新作的一篇诗文,如今已经传遍了离都,不知你读了没有。”
  李崖不知道自己这位首辅老爹,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只是下意识接过玉简,读起里面的那篇诗文。这篇近来传遍整个离都的大作,他自然也是读过的。而这篇诗文的作者,则是当年他以灵钱买诗文的一名士子。
  不得不说,这位士子所写的诗文,确实是大气磅礴,难得的上佳文章。但是这人品嘛,恐怕就欠奉了。
  李崖一声冷笑。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砚山轻轻念叨其里面的两句诗文,感慨道:“多好的诗啊!当年爹在闻道院求学的时候,可做不出这等文章来。就算你余叔做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面前,一样是狗屁不通。而且爹敢打赌,这篇文章,将来铁定是要流传千古,让后人称颂了。”
  说到这里,李砚山忽然也是一声冷笑。
  “但那又如何?这名士子的策论,我一样看过!什么集天下之力,先定云莽,再平蛮荒?什么天下宗门尽朝于咸安,所有掌门不得出咸安城半步?他说的这些,真的是爹这个首辅做梦都想做的事情。但问题是,做得到吗?”
  “若是这种人真让他身居高位,甚至有一天让他坐上爹这个位置。能不能平定蛮荒,降服那些宗门不说,估计就按他这么搞,最多十年,妖族之祸必然殃及内地。那条留川河防线再坚固,挡得住这些人从后面下刀子?”
  “当然,爹也明白,这些士子写出这些策略,未必是他们心中真实所想,多半只是为了附和闻道院里面那些清流夫子,希望能博一个清名,将来入仕之后,能够走得更顺遂些。这种人若是没有,朝堂上却也无趣。但若是多了,这座咸安城估计就再难有什么安稳日子了。”
  说到这里,李砚山再次停了下来,似乎想给自己这个小儿子一点思考时间。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继续说道:“这样的文章,爹当年作不出,也不屑去作。天底下总需要有那么一些人,写那种不和人心的文章,做那种不和人心的事情。这种人当然不讨喜,但后来的历史会证明,这些人是对的。”
  “爹就是这样的人。”
  李崖直愣愣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自他有记忆一来,李砚山似乎很少会一次性说这么多话。就算在朝堂上,李砚山也从来都是以少言寡语著称,不然也不会有李寡妇这么个外号。
  李砚山今天说的这些话,似乎比过去他几年里和儿子说的,加起来都还要多。
  “爹和你说这些,倒也不是想和你说,爹有多么厉害,或者有多么光明无私。世人皆有私心,爹也有。若是既能做一个太平首辅,权倾天下,又能回家之后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爹当然也愿意。但问题是,就算爹如今被市井百姓们称之为二皇帝,这件事一样不是爹说了算的。当然,就算宫里那位真正的天下共主,一样也是如此。”
  “自乾安年间以来,爹成了明面上的天下第二人,成了大离的裱糊匠。至于原因,这些年你接触的隐秘也不少,应该也猜到了。当年先帝本不该那么早坐化,本来还有百余年的寿元。然而自当年那场刺杀之后,原本不该继承大统的信王殿下,成了可以继承那尊玉皇的唯一继承者。先帝没有办法,只能尽早坐化,将毕生修为传于陛下。”
  “但是,就算如此,陛下想要将先帝的毕生修为全部转化,仍是需要很多时间。毕竟,在当年那场刺杀之前,谁都不认为当时的信王殿下,有机会继承大统。就连当时的信王殿下自己,也为了避嫌,不得不进行自污。”
  李砚山今日没有半点遮掩,他所说的这些,任何一件事传出去,都势必要引起整个天下的巨震。而对于这些事情,李崖虽然早有猜测,但真正听自己的首辅老爹说起,仍是显得尤为震撼
  “但如此一来,却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李砚山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自万年前皇祖开国以来,大离历代皇帝,从未有任何一人在周天境继承帝位。就连返虚后期之前,都不曾有一人。以周天境继承帝位,就意味着无法完全掌控那尊玉皇,我大离天下共主的位置,便坐不安稳。所以自前朝嘉裕末年开始,便有了这个计划。我如今也不怕泄密,实际上在过往的这三十年里,陛下并非躲在宫里不愿上朝,而是一直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