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台 (第2/2页)
,看她能使出什么招来。 “这个故事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会稽郡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 夫人们刚开始并没有在意这个故事,但等戚映欢说道,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时,夫人们都升起了好奇心,这种离经叛道的事她们哪里听闻过。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话本更多写的是风流才子,戚映欢特地以祝英台的视角进行叙说,就是为了她们的代入感。 哪怕是周媛和知州夫人也被故事所吸引。 “英台与会稽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两人撮土为香,义结兄弟。然后拜入万松书院,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 有人喁喁私语:“这梁山伯定是个傻的怕,同窗三年竟然连男女的分不出。” “别说话,我还听着呢。” 说话的人没好气地瞪她一眼,但终究是没嚷嚷出来,继续听着戚映欢的故事。 “祝父思女心切,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十八里相送依依不舍,英台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 众夫人的眼睛一亮,似乎已经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画面。 只是接下来的故事骤然直下。 “谁知山伯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在场众人揪起了一颗心。 “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被迫出嫁时,英台绕道去墓前祭奠,谁知竟是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待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二人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说完,几位夫人感同身受,眼眶红了一圈。 赵夕儿是个敏感纤细的姑娘,眼泪已经滴落下来。 古琴声徒然而至。 温婉绵长的琴音在耳畔缓缓流淌,众人似乎看见一对年轻的男女在嬉笑打闹。 琴音愈发缠绵,故事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转瞬缠绵凄苦,继而来到高潮时的激昂,最后琴音归于悠扬欢快。 眼前仿佛能看到梁祝二人化蝶,比翼双丨飞,缠缠绵绵。 当琴声停下来时,夫人们全部湿了眼眶。 梁祝的魅力无人可以抵挡,以悲剧收场的缠绵悱恻爱情故事,让人毕生难忘。 戚映欢弹的不算好,只堪堪及格水平,但故事先入为主的画面太过强烈。以大家的情绪带动了琴音,让人有种‘梁祝’就是如此的错觉。 看着大家一时说不出话来,戚映欢便知道她这次取巧做得很成功。 隔了一会儿,等大家情绪稍稍缓和,戚映欢道:“都是我不好,把大家都弄哭了。干娘大喜的日子,这首曲子实在不应景。不如我再吹一首小曲。” 说完,她喊秀文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笛子,吹了一首百鸟朝凤。 喜鹊、白鹭、大鹏、鸿雁、八哥、夜莺,似乎在唱着同一首歌。 欢快的曲调顿时把方才沉寂的气氛一扫而空。 她吹奏的笛子比弹奏的古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有悲才有喜,只有悲伤过后才愈发显得喜悦难能可贵。 两者的反转太过鲜明,戚映欢的笛声狠狠破开了黑暗,迎来无限的明光。 直把气氛推向最高点。 戚映欢望向赵夫人,双手行着大礼的姿势:“祝干娘,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花颜不老,语笑常在。” “好!”众夫人爆喝。 根本不用赵夫人带头鼓掌,宴席上已经是掌声如雷鸣,一阵接着一阵。 有人叫着:“戚小姐才艺无双!当属今日第一!” 大约是情绪太过大起大落,一时,礼数全部被她们抛在脑后,心中只剩下快意。 此刻的戚映欢风光无二,仿佛她天生就是大家视线的中心。 周媛和知州夫人垂败着脸。 胜负已定。 虽然这章用了一些梁祝引用,但字数还是比较多的。